FOSS For Windows正式发布

发信人: FoOTOo (浮图开放技术实验室), 信区: Linux
标 题: FOSS For Windows正式发布
发信站: 哈工大紫丁香 (Mon May 15 12:59:00 2006), 转信

Initiators:Sun Zhigang.Xie Yubo,Wu Jin

Team Member:Liu Shi(Member of FoOTOo Lab) Jiang Zhanyong Frank

Director:Wu Jin(Member of FoOTOo Lab)

Website:

http://wiki.hit.edu.cn/index.php/OpenSource_and_Free_Software_For_Windows

http://www.footoo.org/index.php?option=com_content&task=view&id=35&Itemid=49

Introduction:

FOSS For Windows全称为”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for Windows”,是一项由浮
图实验室发起,旨在推广开源理念、为广大用户提供替代Windows下专属软件的开源软件
或免费软件列表以及自由软件发布的公益项目。项目服务采用Wiki的形式,允许任何热
心开源事业的人参与到共建项目中来,您可以在此发布您的自由软件,您也可以建立您
心中的最优秀的开源软件、自由软件的条目,您还可以对别人已经建立的条目做出您的
批改,来共同书写一个完全替代Windows下专属软件的开源软件知识库。我们会在适当的
时间将优秀软件打包集中发布,方便使用者的下载和使用。

Feature:

我们的目标是–汇聚开源力量,共建自由天空。

我们的梦想是–用国人编写的世界级优秀自由软件取代FOSS For Windows列表中的所有
软件!

为了庆祝FOSS For Windows的发布,同时也是为了鼓励大家对自由列表做出贡献,特开
展为期一个月的75折购书优惠活动。凡是对FOSSFW进行条目的添加、修改贡献的人都有
机会获得China-pub5星级会员购书待遇一次。

活动日期:2006-5-15至2006-6-18(周日)

活动平台:http://wiki.hit.edu.cn/index.php/OpenSource_and_Free_Software_For_
Windows

活动参加者:由于地域的原因,此次活动只在工大内部进行,任何HIT Wiki的注册用户
都可以参加

活动规则:活动共举办四期。我们将统计从每周一0:00开始至该周周日24:00截至的一
周时间内注册用户对活动平台页面进行的条目添加数量、有效修改数量*,按照从多到少
的顺序进行排名,最终该周的前五名贡献者将获得China-pub5星级会员购书机会一次,
不限购书数量和金额。获奖名单会在下周周一在FOSSFW页面、紫丁香BBS相应板块进行发
布,获奖人可在活动结束一周之内与我们联系。

联系方式:liushi5216@gmail.com 或 直接编写 http://wiki.hit.edu.cn/index.ph
p/Talk:OpenSource_and_Free_Software_For_Windows


欢迎访问浮图开放技术实验室

Welcome to FoOTOo OpenSource Lab

http://www.footoo.org/

ssh client中home键的代替

Windows下使用ssh client的时候,shell下执行命令,如果想移到命令行的开始,不能按“Home”键,否则效果绝对不是你所想要的。
一个解决办法是按Ctrl+A即可。
其他还有:

CTRL + k :删除从光标到行尾的部分
CTRL + u :删除从光标到行首的部分
ALT + d :删除从光标到当前单词结尾的部分
CTRL + w :删除从光标到当前单词开头的部分
CTRL + a :将光标移到行首
CTRL + e :将光标移到行尾
ALT + a :将光标移到当前单词头部
ALT + e :将光标移到当前单词尾部
CTRL + y :插入最近删除的单词
!$ :重复前一个命令最后的参数。

由于ssh client中的菜单使用的是alt,所以alt+[..]可能不能用,但是在linux的终端下是可以用的。
至于vi的home和end,分别是^和$即可

查看Blog

今天试了一下blogline,感觉还可以,可以在web上管理察看自己收集的blog了.

不过个人认为还是没有firefox的Live Bookmark帅。Live Bookmark太方便了,找到想要的blog站点,点一下地址栏右边的那个rss符号,直接就添加了。

rss内容定时更新,查看起来也特别方便。随时查一下就可。

Live Bookmark

不过有一个坏消息,听说Firefox2.0不会添加Place功能(Place没有加上去,我自然没有用过,听说是一些比较酷的live bookmark功能吧),所以被人诟病为历史上最平庸的2.0产品。

语言和谈情

今天看到yefu转的一篇文章,挺有意思的。摘抄一段。

如果一个男孩和你聊天,
他可能讲了Java,但实际上他是暗示想要一杯咖啡。
他可能讲了Delphi,但实际上他是想说他喜欢旅游,并且去过希腊。
如果他讲了SmallTalk,他是想说他喜欢温言细语的女孩。
如果他给你大讲Rational Rose,实际上他是说他想送你一朵玫瑰花。
如果他没讲Rose讲了Perl,就是说他相送的是珍珠项链。
如果他讲了很多“接口”,实际上他是暗示他想跟你接吻。
如果他讲了很多“继承”,那一定是你不小心说了你父亲很有钱,他很想继承你父亲的财产

如果他大讲类库,停都停不了口,那他肯定是个偷窥狂,因为他满脑子都是“内裤”。
如果他大讲XML,停不了口,那你得小心,实际上……

Linux下解决中文发虚的问题

这个问题也不难,同样为了备忘。

Linux下的字体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用Windows下的simsun字体,当然如果你一定要遵守RMS那个Church of Emacs的入会誓言的话(即在一个自由的系统中不装任何非自由的东西) ,那你可以装不同发布版自带的字体。

但是装完中文字体之后,经常会出现问题:总是觉得字体发虚,颜色感觉特别浅,看着不爽。其实这是由于打开了字体AntiAlias(简称AA)的原因。显然,解决方法就是关闭。

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修改/etc/fonts/fonts.conf文件。找到所有的<match target=”font”>下一行,有没有对应的你装的中文字体,例如我的就是Simsun,那我需要找到 <test name=”family”><string>SimSun</string></test>。

修改如下:

<match target=”font”>
<test name=”family”><string>SimSun</string></test>
<edit name=”globaladvance”><bool>false</bool></edit>
<edit name=”antialias” mode=”assign”><bool>false</bool></edit>
</match>

不过最好的办法是将大字体打开AA,小字体关闭AA,这样效果会更好。还是以simsun为例:

<match target=”font”>
<test name=”family”><string>SimSun</string></test>
<edit name=”globaladvance”><bool>false</bool></edit>
<edit name=”antialias” mode=”assign”><bool>false</bool></edit>
</match>

<match target=”font”>
<test name=”family”><string>SimSun</string></test>
<edit name=”globaladvance”><bool>false</bool></edit>
<test name=”pixelsize” compare=”more_eq”><int>17</int></test>
<edit name=”antialias” mode=”assign”><bool>true</bool></edit>
<edit name=”hinting” mode=”assign”><bool>true</bool></edit>
</match>

这样,下次进入X的时候,感觉会好很多。
重新进入X

查找字符串

本身不难,写到这里只是一个备忘录的作用。

假定Linux系统中有一个目录,其中递归的存在若干子目录。现在需要在这些目录的文件中寻找一个字符串marvel。

我看到的方法是 find -type f -exec grep marvel {};

可是死活就是错误: find: missing argument to `-exec’

后来才发现,原来是 find -type f -exec grep marvel {};

分号需要进行转义的。同理如果在c文件中寻找,则改为 find -name *.c -exec grep marvel {};

如果要删除全部c文件则用 find -name *.c -exec rm {};

QQ不支持明文了?

昨天OO要我帮她看看她的毕设,是一个IM的监视工具。我们实验室果然是干的是网络警察的行当(当然是好了说的)。

于是试了一下QQ,现在的QQ版本都支持密文了,所以也看不出什么来。于是我找了2003年左右的QQ版本,不过不是Tecent的,而是LumaQQ,因为LumaQQ自带了一个debug的工具,可以看出它发出去的数据包。

结果每次登录总是说我的密码错误,郁闷了。仔细看了看Debug中数据包的body,返回值是QQ_LOGIN_REPLY_PWD_ERROR,错误信息是“尊敬的用户:您所使用的QQ版本太旧,请到
http://im.qq.com/qq/dlqq-2005.shtml 下载并安装最新的QQ版本。”

当场倒了,看来明文版本的QQ果然已经淘汰了。会不会是当时科技创新的时候骂QQ骂得太厉害了,Tecent就羞愧得放弃了明文传输了呢?

呵呵,just kidding。

Debian下的mplayer安装

linuxsir上在讨论totem和mplayer哪个好,用了一年多的totem,觉得不错,倒是想换换胃口。于是装一个mplayer试一试。

Debian下如果用源码安装软件,那实在是下下之策了。所以我们的信念就是能够apt-get的绝对不make install。

找了半天,发现虽然mplayer在版权上存在争议,总算还是在大连理工的源中找到了。请注意那个源应该是http://mirror.dlut.edu.cn/debian,网上有一些地址少了debian,那样apt-get update的时候会出错的 。

apt-get install mplayer就可以了。当然如果没有安装wincodec的兄弟们自行到http://www.mplayerhq.hu/design7/dload.html下载安装解码器,当然这些解码器的版权就说不清了,咱们心里有数就行了。

但是安装之后直接运行mplayer会出问题,需要设置好几个codec的路径。将你的解码器文件解压到/usr/lib/win32/totem-addons(这个目录是totem默认的codec目录,我原来的解码器都放在这里, 如果你不用totem,那就解压到其他目录中,下面的方法相应的进行修改)。之后需要建立链接:

ln -s /usr/lib/win32/totem-addons /usr/lib/codec/mplayer_binary_codecs

这下就OK了,enjoy!

注意,mplayer的版本不同,具体的codec目录也可能不同,以前的版本可能需要将解码器放在/usr/local/lib/win32下面,现在的版本一般在/usr/lib/codecs/。此外,codec的目录>可能与安装方式有关,如果源码编译,则具体的位置,可能是放在/usr/local/lib开头的目录下面,典型的例如/usr/local/lib/codecs/,而不是/usr/lib开头的目录下面。 以/usr/lib/codecs/为例,解码器可以放在/usr/lib/codecs/下面的任何目录,debian unstable的mplayer包中就含有一个自动安装解码器的脚本/usr/share/mplayer/scripts/binary_codecs.sh(我写了那么多干什么,人家一个脚本就搞定了,ft),它把解码器放到了/usr/lib/codecs/mplayer_binary_codecs下面。 说一个题外话,如果播放不了文件,出现的错误是:
[MGA] Couldn’t open: /dev/mga_vid
Error opening/initializing the selected video_out (-vo) device.
那么只需要:
如果是在终端中敲命令的话
mplayer -vo x11 *.asf
如果用skin的话(必须保证有skin)
修改~.mplayer/gui.conf
找到相关选项,将其该为
vo_driver = “x11”
OK

关于中文字幕,我的配置如下:
/etc/mplayer.conf(新版本的在/etc/mplayer/mplayer.conf)
### mplayer DEBCONF AREA. DO NOT EDIT THIS AREA OR INSERT TEXT BEFORE IT.
#device for dvd
dvd-device=/dev/cdrom
#truetype font, using fontconfig

### END OF DEBCONF AREA. PLACE YOUR EDITS BELOW; THEY WILL BE PRESERVED.
fontconfig=0
font=’Microsoft YaHei’
#注意,上面的引号是单引号,半角的,复制的时候可能需要改一下
~/.mplayer/gui.conf:
……
sub_auto_load = “yes”
sub_unicode = “yes”
sub_pos = “100”
sub_overlap = “no”
sub_cp = “cp936”
font_factor = “0.750000”
font_name = “/home/marvel/.mplayer/subfont.ttf”
font_encoding = “unicode”
font_text_scale = “2.220000”
font_osd_scale = “6.000000”
font_blur = “2.000000”
font_outline = “2.000000”
font_autoscale = “3”
……
其中,我用的是雅黑字体,其他字体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修改。

BT的网络配置

不知道实验室里的网络是怎么配的,一个子网里的机器慢的像爬一样,彻底被征服了。

做网格调度,所有任务都快要完成了,结果有一台主机的输入文件还没有传完,崩溃了…

看来以前认为一个局域网中的速度比较快这个假设,在PACT这种BT的地方完全地被否定了.也不知道DKK到底设置了几个DMZ,才搞得速度这么慢.不过毕竟有国家机密的东东,偶认了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