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treo上玩模拟器,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失去响应,于是重启,结果发现啥都没有了。汉字都变成乱码了,无奈硬重启,然后同步之。
之后,基本上恢复了,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老是一起动就开始重启。这个太郁闷了。。。。
上网搜了一下,发现拨号#*377可以查看错误信息,这个不错。
//原来是profilecare的问题,null pointer了
Where Technology Talks
最近在treo上玩模拟器,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失去响应,于是重启,结果发现啥都没有了。汉字都变成乱码了,无奈硬重启,然后同步之。
之后,基本上恢复了,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老是一起动就开始重启。这个太郁闷了。。。。
上网搜了一下,发现拨号#*377可以查看错误信息,这个不错。
//原来是profilecare的问题,null pointer了
看了第一眼的ruby in a nutshell,说一下对这个语言的第一印象吧。
1 OO,完全是面向对象的,以至于连数组这么基本的类型都有.each方法
2 语法看得不爽。ruby没有用”{“和”}”,取而代之的是在语句块结尾用”end”进行标记,这个看得实在有点受不了。
作者说ruby的语法和java之类的很相像,我看不尽然,抛出异常用rescue之类的。
不过我也就看了一页而已,希望以后它给我的印象能更加好一点。
debian下面的iceweasel默认是不安装dom inspector,准备装一个。
但是发现firefox的addon网站上没有,google一下,发现dom inspector虽然是放到了firefox的addon中,但是使用的确实thunderbird,有点搞笑,呵呵。
没办法,搜了一下,原来debian有一个包iceweasel-dom-inspector,就是这个东东,恩。
今天做了一个移动硬盘上的ubuntu live CD,具体的教程可以看这个,其实原理并不复杂,分一个750M的fat16分区,将CD中的东西复制过去,再patch一下即可。
用了一下,还是比较爽的,速度比光盘快,而且以后不用费光驱了。移动硬盘以后随身带着,方便。
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光驱老是挂不上,怒了,发现debian unstable已经有2.6.23的kernel了,索性将2.6.22的内核卸了装2.6.23。
发现几个问题,
1) rtc超时的问题,这个问题在原来的内核中也有,其实方法很简单,一种是加一个HWCLOCKPARS=–directisa的参数,另外一个是禁止APIC / ACPI,第三者是编译内核。前两种不是没用就是不太可行。我今天编译内核的时候设置Device Drivers —>Real Time Clock —>中选中了/sys/class/rtc/rtcN,/proc/driver/rtc (procfs for rtc0) 和/dev/rtcN (character devices),将他们编译进内核。这样我看到有一个rtc_dev的东西,尽管我不知道这个是哪个选项的,但是它是rtc的新版本(貌似,恩)。
这样就可以了。
2) 不知道为什么,我编译好的内核启动的时候挺在waiting for root file system,好长时间才提示
boot device may be renamed, Try root=/dev/hda9
blablabla
看到这个,感觉是sata disk被识别成了普通的hda了,仔细想想,应该不用改内核。直接进BIOS,将原来设置的disk模式从compatible改成ACHI(貌似这么拼的,忘了,不知道thinkpad外的机器是什么样子的),这下世界都清静了。
原来以为只有ubuntu的硬盘管理有问题,没想到debian的也有。问题和解决方法如下:
mvision:~# smartctl -a /dev/sda |grep Load_Cycle_Count && date
225 Load_Cycle_Count 0x0032 100 100 000 Old_age Always – 3251
Tue Dec 4 21:19:19 CST 2007
mvision:~# smartctl -a /dev/sda |grep Load_Cycle_Count && date
225 Load_Cycle_Count 0x0032 100 100 000 Old_age Always – 3253
Tue Dec 4 21:20:08 CST 2007
mvision:~# smartctl -a /dev/sda |grep Load_Cycle_Count && date
225 Load_Cycle_Count 0x0032 100 100 000 Old_age Always – 3254
Tue Dec 4 21:21:21 CST 2007
mvision:~# smartctl -a /dev/sda |grep Load_Cycle_Count && date
225 Load_Cycle_Count 0x0032 100 100 000 Old_age Always – 3255
mvision:~# hdparm -B 254 /dev/sda
/dev/sda:
setting 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 level to 0xfe (254)
mvision:~# smartctl -a /dev/sda |grep Load_Cycle_Count && date
225 Load_Cycle_Count 0x0032 100 100 000 Old_age Always – 3255
Tue Dec 4 21:22:01 CST 2007
mvision:~# smartctl -a /dev/sda |grep Load_Cycle_Count && date
225 Load_Cycle_Count 0x0032 100 100 000 Old_age Always – 3255
Tue Dec 4 21:23:15 CST 2007
mvision:~# smartctl -a /dev/sda |grep Load_Cycle_Count && date
225 Load_Cycle_Count 0x0032 100 100 000 Old_age Always – 3255
Tue Dec 4 21:24:00 CST 2007
换了一块硬盘,重装一下系统。以前配好的系统,可惜又要重新折腾了。
有两个地方需要记一下。
1. 安装myeclipse的时候,系统提示 MOZILLA_FILE_HOME not set,原因是系统缺少内置的浏览器,debian系统需要装libxul0d包
启动tomcat会提示失败,这个需要将tomcat目录的属主设成用户,其他办法没有试过,应该还有办法
2. 硬盘大了,装一个virtualbox玩玩,发现不能以普通用户身份启动,尽管将用户加入了vboxusers组,系统还是会提示:
WARNING: You are not a member of the “vboxusers” group. Please add yourself to this group before starting VirtualBox.
怒了,给用户sudo权限,这下就ok了
以前记在linux里面的,今天才发现,发上来吧。
感觉主要来说国内在推linux,动力主要在政府,不过还是阻力重重。例如,用户习惯、不同系统的merge,等等;而台湾主要是企业在推,其实说白了就是利益驱动,用linux做嵌入式做硬件;而香港比较弱,只是和广东合作,貌似没有什么成形的成果。
下面是我笔记的原始资料,没兴趣润色了,各项按照时间顺序列出来:
1 平谷区信息中心主任 吴玉林
主要讲这个区的信息化建设,还有就是国产基础软件在平谷区的应用。没什么意思。
2 国产软件的发展之路 红旗2000经理总经理 胡才勇
开源社区的自由精神和商业模式有实实在在的矛盾。开源企业需要有自己的改造来适应商业化的需求。
开源技术部和商业部。跟openoffice签订协议,完全遵守GPL协议。
原则
1) 不和openoffice.org竞争的策略
2) 努力影响OO的技术方向
3) 回馈OO的策略
国家标准可以促进…(在1中也有阐述)
3 开发、共赢、合作、发展 中标软件常务副总裁 秦勇
藏文版office
但是其他的讲得不错,主要是公司的介绍。
和2相比,3做得比较全面,不止office。但是大部分都是广告
//打击广告
4 台湾Linux发展及发展现状 COSA 许清琪(号称民进党的大boss?回去求证一下,不过无所谓了,技术不分党派)
Chinese open system association
支持:自由软件技术支持推动规划:三级
driver:自由软体平台周边驱动程式网站
发展Linux中文关键延展应用套件
校园和乡村应用
5 台湾linux会长 吴启昌
推动策略 Linux Pro
政府的政策(采购)是重要推手[看来两岸linux的推动很重要的动力都是政府,这个有点搞笑]
6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与机会 信亿科技董事长 温茂贺 晶心科技副总经理 苏泓萌
未来的发展:开发的硬件和软件平台
Embedded process cores for powerful SoC
Foundattion SW to enable applications
Development tools to gain time to market
7 运用自由软件创造信息服务
百资科技 www.linpus.com mediacenter
硕崴国际 linux数位监控技术与解决方案
8 台湾自由软件走廊 晟鑫国际
Govforge:政府机关OSS交流网
http://govforge.e-land.gov.tw [帅哥说连不上,不知道是被和谐了,还是在内网?]
9 香港开放源码软件中心的发展及最新动向 老少聪(这个姓还真少见…)
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首席顾问
介绍了项目 New OSS Program 新开源计划
还有其他的一些合作、推广和Coming Activities
10 香港开放源码和Linux发展及应用现状 香港linux商会会长 简锦源
与内地和台湾不同:民间推动
11 任景信 电子物流及国际贸易平台
前几天做了一个windows下面使用国家地理图片更换壁纸的小东东,叫它BGChanger吧。
现在想弄一个linux下面的。找了一下资料,KDE下面可以使用DCOP(Desktop COmmunication Protocol)。Gnome下面应该可以使用Bonobo,但是没有实践过。DCOP 是一个轻量级进程间和软件模块间通信系统,其目的是让程序能够交互,共享复杂任务,它是基于X Window System的Inter-Client Exchange协议。不过好像现在KDE用的比较多,维基上说现在每一个KDE程序都支持DCOP接口,但是没有提到Gnome如何。我用kdcop查看,发现有一些API返回值有QStringList这样的类型,可能用QT实现的?(DCOP的官方主页上说它依赖QT,但是其他就没关系了,可能这是Gnome不用的原因?)
用DCOP更换壁纸还是很方便的,它提供了API:void setWallpaper(int desk, QString wallpaper, int mode)和void setWallpaper(QString wallpaper, int mode),而在命令行下面,只用dcop kdesktop KBackgroundIface setWallpaper wallpaper mode即可,例如:
dcop kdesktop KBackgroundIface setWallpaper /home/marvel/2007-9-28.jpg 6
这里的6表示将图片拉伸,其他参数没有查到,如果有查到的朋友不妨告诉我:-D
本来已经弄得差不多了,页面、标题栏都设置为yahei字体了,但是现在搜索栏的字体还是很难看。
KDE 3.5.7,装了gtk-qt-engine后,在控制面板中设置gtk程序的字体,但是这样之后搜索栏中的一些汉字就根本看不见了。不知道该怎么弄了。
到newsmth上问了问,找到了解决办法:
修改 $HOME/.mozilla/firefox/xxxx/chrome 下的userChrome.css 和 userContent.css,加上:
* {
font-family: Dejavu Sans !important;
font-size: 10pt !important
}
但是这样的话就将所有的字体都强制设置为10pt,不好看。所以我将font-size去掉了,尽管菜单看起来淡了一些,不过总算还好。
Thunderbird也是类似,~/.thunderbird/xxxxxxxx.default/chrome/userContent.css 修改之即可。
更多的css样式在此
今天看了几个vim的插件,最后看了viki。这个东西能够在vim中写wiki,很不错。不过对我好像没什么用,唯一有兴趣的是它加了highligh之后可以高亮显示html页面。
不过后来仔细看了一下,原来高亮显示和viki没有关系,是用了highlight这个工具。转了半天,debian 下面有现成的工具。
最简单的方式例如:
highlight –syntax cpp test.c > test.html
这样test.html 就是一个解析过的 html 文件,不过还需要加一个highlight.css 的样式文件才能显示颜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