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饭的时候,对面坐的两个同学。由于他们刚到,要去打饭,所以先把东西放在椅子和桌面上占座。桌子上放了两张一样的宣传纸,我好奇,瞅了一眼。原来是开源软件竞赛的宣传纸,想不到今年搞得这么大,想想去年还是听说这件事情的呢,网址还是向高策要的。
那两个人打完饭菜回来,吃的时候开始聊了,从代码量到开发语言。我只是装作在吃饭,没有插嘴,毕竟这不是我的作风。
A:用什么语言写呢?最好是编写界面方便一些的。
B:用Delphi吧。(呵呵,我没说话,当我什么都没有听到,反正我没有用过那个东东,没有发言权。)
A:用C#吧。(嗯,挺亲切的,不错不错)
B:现在我不考虑界面这个问题,我在考虑内核(我差点把饭给喷出来,这个词够专业)
后来,两人基本上没有说话,可能都在思考问题吧。其实,我还是有一些想说的,但是都忍住没有说,每一个人都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。像cliff说的那样,经历过失败,才能记得住。
说界面不重要,那是假的,我们的项目无论是在ibm的创新大赛上,还是在开源软件大赛上,输人家一筹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可视化的东西,虽然idea够好,做的够“深”,但是评委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了解你的系统,只能够通过感官刺激的强烈程度来判断你的东西的好坏。
这就是为什么李宇春能够一鸣惊人的很重要原因,她的外形、嗓音,对大家的冲击还是很强烈的,当然我没有对她的任何不敬,说这件事情也只是举一个例子:)
不过还是很钦佩那个老兄说的“内核”问题的,毕竟系统的运行机制搞明白了,整个系统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,用什么语言做只是小case了。
“李宇春能够一鸣惊人的很重要原因,她的外形、嗓音,对大家的冲击还是很强烈的”
哈哈,你的Blog得奖了,要请客哟。
you too :-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