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 this is it

尽管是说你的,但是你永远看不了,我也不会看这个页面的。

前几天一直在想,Let it go or not?

想明白了,该放手的总是要放手的,感情不是靠努力就能获得的。

没有感觉,不是那种类型。我知道感情的确是这样的。就算真的付出了很多,如果没有感觉,确实还是不行的。不然我早就有女朋友了。

将短信存档,将记忆存档。以后不用费劲心思去想什么事情来套近乎了,毕竟我也觉的你也不是那么好,没必要。
最后,大叫几声fuck the chemical effect, fuck the type, let it go. 反正你也看不到。

咳嗽

不知道是因为郁闷而咳嗽,还是因为咳嗽而郁闷。
虽然有药,但是总是忘记吃,说不清是有意还是无意的,总之已经持续两个星期了。

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。

方老板也咳嗽,我想,原来我们真的如此有缘。连咳嗽都赶在一起了。

想明白一些事情,也就不会郁闷了。随身带着点药,应该马上会好吧?

又遇e事

今天收邮件,发现hit master发信了。说是hit的信箱要收费了。

HIT做过的e事不算少了,这件事也算是一件。有一个HIT的邮箱,对于很多毕业的人来说,是一种身份的象征,说明你曾经在工大上过学。就像建行的工大龙卡一样,写着工大的logo。说是什么名校荣耀,那真是扯淡,谁没事会拿着信用卡跟别人炫耀?只不过若干年之后,在其它城市里面,你还拿着有HIT  logo的信用卡,会记起在哈尔滨有一段回忆,即使将它收藏也不错。

但是,学校将信箱收回,那不是暗示,你们已经不是工大的学生了,你们和学校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?这在感情上,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。

更何况,网上有很多帐户都是通过邮箱注册的,没有了邮箱会有很多麻烦的事情。还有,邮箱还有很多联系人,不用这个邮箱又会失去很多联系人,这也是一种损失。

哎,学校啊学校。

理解防火墙

这几天有实验室服务器的密码之后,可以挨个看服务器的配置了,这种感觉真不错。

原来觉得实验室的防火墙配得实在是太恶心了,限制太多,而且莫名其妙。现在终于可以看看它是怎么配置的了。比起IBMTC来,PACT的配置显得专业了一点(废话,不然叫什么网络安全实验室),加入了DMZ。

DMZ这个东西,在以前学防火墙的时候总是理解不上去,主要是使用的技术不太一样。我以前理解的防火墙就是一个nat防火墙,而且是只有一个物理网卡的,网络接口虚拟出两个来。其实理解使用DMZ的防火墙关键在于它使用的是arp透明代理,而不是nat的。arp在链路层,防火墙的两端在同一个子网中;而nat防火墙属于网络层,它的两端分属于不同子网。所以前者的实用性更强,能支持更多的协议,更加透明。而在arp透明代理的基础上加上了过滤规则,可以实现防火墙的功能。

回去再仔细看规则,嗯。

smp on T60

在上并行计算的时候,有意无意听老师讲课,突然意识到T60是多核处理器,应该可以用smp的,这个灵感算是我这两节课唯一的收获吧。

apt下载安装了一个smp的内核,安上之后感觉还不错,只不过启动到一半,停在mount root system了。觉得挺奇怪的,后来一想,应该是内核将scsi硬盘识别成了sdaX了,而原来的是hdaX,自然找不到设备挂不上去了。

于是,将/etc/fstab上的所有hda换成了sda,这下子就OK了。对了,还有grub下面的启动项也要修改一下。将root分区中的hda改为sda。其他就没有问题了。

反思pa

这几天忙考试,开源软件大赛的事情交给sonic去做了。

可能原来的pa的wiki设置了访问权限的关系,他好像建了一个网站用于介绍pa。回想起来,大四干过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做pa了,也算是花了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。其实这么长时间来,我也没有仔细想一想,自己到底做了一些什么,或者收获了一些什么。

pa logo

算起来,pa也是获奖无数了,可惜我自己的感觉却是中看不中用,至少现在我还不能自信的说,pa你可以拿去用。pa在测试方面做得还是相当不够,难免有很多bug。它现在最多在exprimental阶段,甚至离rc都还有一段距离。

开发软件,最重要的是能够坚持下去。而坚持的基础,要不就是金钱,要不就是精神。前者一般都是商业软件的开发之路,而后者却是自由软件开发的过程。说是精神,无非就是兴趣所在。Linus 能够写出linux,他说just for fun。是啊,他把写代码当成了一种乐趣,自然能够坚持下去。而RMS做GNU,完全把它当作了一种信仰,在这种狂热的思想的驱动下,才能领导这项巨大却又无偿的工程。

反观pa之路,我觉得很失败的地方就是我们做到后来已经失去了兴趣了,甚至就是想简单的应付比赛。所以,在获奖之后,基本上就废弃了。所以,我想,做软件不能为比赛而做,那样太功利了,永远写不出好的软件来。应该是需求催生软件,当写代码的人真的出现了需求,他自然的很努力去写一个东西。我觉得,如果能把一个东西做好了,之后再考虑去参加什么比赛,那样的话,什么比赛拿不下来呢?

//BTW,听说这次比赛又有钱了,嗯,这倒是个好消息。

debian on Thinkpad T60

买了本子,总是需要装linux的,不然哪有脸在linux版混?

用的是硬盘安装方式,由于以前有一些文档说明,我就在这里不细说了,具体可以参考硬盘安装debian硬盘安装debian的问题

今天要说的是T60这类帅本子特有的问题。新本子就是有点毛病:驱动跟不上。我启动之后,原本打算用网络安装的,直接连到ustc或者dlut的源即可。想不到检测硬件的时候系统提示找不到网卡,ft!

好好的Intel Ethernet 1000M网卡怎么会找不到呢?奇怪。google一下,看来果然是驱动的问题

没办法了,不管那么许多,先安上base system再说。然后安装一个2.6.8的kernel,然后下载一个对应版本的kernel-source,准备编译内核。具体的方法,一个软件包一个软件包下载实在太费精力了,我下载了一个debian的DVD iso(其实有两个iso,只不过用得着的貌似只有DVD1)。然后mount到/media/cdrom,再更新一下apt源(deb file:/media/cdrom stable main)就好了。

希望编译内核这招能够成功,阿门。

//以下由27日补

编译内核的思路没有问题,只不过stable的kernel是2.6.8,编译完之后貌似还是不行。于是我用unstable的kernel(自己编译的kernel版本最好与官方的版本一致,这样出现的问题会少一些)。在配置的时候将1000G网卡那里选上相应的驱动,直接编译即可。

结果没有问题。感谢上帝,终于可以装其他东东了。我估计还有不少问题,例如显示器分辨率、显卡驱动等等,慢慢来吧,一个一个搞定。

好久没有下这么大的雪了,感觉真不错。
在街上走,路上已然铺着一层薄薄的雪了,很白,很均匀,像极了白绒毯子。
走在上面,每踩一脚,都会发出嘎呲嘎呲的声音,很舒服。
天空中飞舞着无数鹅毛,却就是不想戴帽子,绒毛落在头上,有的融化在发梢上,有的却留了下来。
远远看去,仿佛是圣诞老人,白发白须。只不过我没有雪橇,而且周围还有两个美女。

快乐不是环境,
快乐是心情。
重要的不是快乐本身,
重要的是与你快乐的人。

晚上好多人出去打雪仗,说出来惭愧,雪仗小时候是经常打,到了哈尔滨却是一次都没有打过。
可能是学习太忙了,可能是长大了忽略了儿时的游戏。
你打我一下,我报复你一下。我却没有按照常理,逮住谁就打谁。最后被群而攻之。
不是我不懂策略,而是我觉得这样玩才有意思。
忘记自己已经是个成人,忘记争斗,忘记烦恼,只记得要放纵一把。
当然后果也是比较严重的:我的头发全被冻住了,回去要洗头发了。
不过较之那份放松的心情,这又算什么呢?
但愿今宵能够永恒,希望今夜能够重来。

TMAC

不止一次听不同人说我有点像TMAC。书豪说我打球像TMAC,今天下了好几场火箭队的比赛,仔细观摩一下,发现的确有点像,特别是后仰跳投的时候,连脚的动作都是一样的。而且咱们都喜欢在外线发炮,都是那种轻灵飘逸的感觉。呵呵,原来还没有发现。看来还是真的。

头哥说我的眼神有点像TMAC。ft啊ft,他的眼神是相当有名了,那种永远睡不够的样子。以前我还怀疑,不过读研之后发现我的睡眠越来越少了,好像真的有点困的样子,看来这一条也符合了。

不过我也乐意,谁叫我最喜欢TMAC呢,嘿嘿。

TMAC

增肥

首先是增食,以前每顿是四两饭,今后都吃五两吧.这下应该能挺有效果.此外就是锻炼了,针对胸肌,就做俯卧撑,针对胳膊,就做单杠.

从理论上应该挺完美的,不知道实际操作会怎么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