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景本自然

在杭州住了七天,走了也有七天。至于逛西湖,那基本上是每天都要做的功课。玩了这么多天,今天突然有了一 种感觉:游山玩水,古代,欣赏的是风景的本身;而现在,欣赏的是风景背后的东西。
古人游玩,常常感叹于山之巍巍,水之柔柔。那时候的这些地方,人迹罕至,未经雕琢,大家所惊叹的是大自然固有的原始美,温柔如西湖,险峻如华山,威武如泰岳,粗犷如藏原。对于如此美景,常人只是一声感慨,而文 人则会将寄情于山水,留下诗词,以飨后人。
渐渐的,人的足迹越来越密,人们开始在这些地方建立城镇,繁衍生息。于是出现了文明的痕迹:亭子、寺庙、 道路,直至现在的围栏和收费处。现在我们游览这些名胜,更多的不是欣赏景观本身的美,而是寻找与这些景观 相关的人文气息。试想,人们去西湖,注意更多的是湖光山色,还是岳墓、三潭印月、白堤苏堤杨公堤?北京更 更不用说了,颐和园、故宫、长城,无不是人类自己的创造。
像乌镇,虽说是江南水乡、名胜古迹,但是说实话,其实它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水乡了。它之所以这么出名,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烧钱帮忙的结果。最看不惯设定了一个观光区域,如果想进去就要交一笔不菲的钱。其实, 风景本天成,为什么要用金钱这种俗物进行限制呢?如果想要赚钱,那也有其他的手段,例如提供必要的餐饮设施 、附加服务,而不应该粗暴的从物理上将其分离开来。也许当权者还处于卖商品而不是买服务的观念中。把旅游 产业当作一种产业,那么旅游资源就是产品。那么如何使其利益最大化?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把商品免费或者低价 卖出,然后赚服务的钱。成功的商家不都是这样的吗?
相比而言,我还是比较喜欢人类痕迹比较少的地方。新疆和西藏,都有一种原始的大气,一切都是 那么神圣,以至你丝毫不敢对其不敬。只有看到喜马拉雅,你才知道人有多渺小;只有看到莫高窟,你才知道人有多伟大。那里长年没有人烟,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纯朴,你能相信藏羚羊和耗牛向你收门票吗?
东北也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。不知道说这句话,应该使用什么语气。但是至少从旅游的角度来说,应该是 底气十足的。我到的地方,基本上还是看到了本来的面貌。在猫儿山睡大炕,吃农家菜;在伊春在山间的小溪中 漂流而过,周围都是密林、向下长的树枝和露出大截的树根;在五大连池,能看到一望无际的火山岩浆石,对火 山口大喊猪啊。一切的一切,都是那么的自然,我来了,我走了。没有可口可乐的广告牌,没有“此山是我开, 此树是我载,要想从此过,留下买路财”的山大王。
蓝天碧湖,白山黑水,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名胜。Just let it be itself.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