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到吴山去了,回来的时候经过西湖。在六公园看到一个纪念沪淞会战的国民党军队的雕塑。两个士兵手握钢枪,准备战斗,四周是日军轰炸的炸弹。
看了简介,才知道这个雕像原建于30年代,后来于60年代被毁,最近才复原。看到这里,我心中又有所思了。
在我的记忆中,似乎很多东西都毁于那个动乱的年代。文物、古迹、建筑乃至法律、良心、知识和道德,似乎在一夜之间都被强奸了。孔子被称作孔老二,师长称为臭老九,执法者称为走资派,传统美德称为封建糟粕,而文化古迹则是封建制度的罪证!
于是新时期的“焚书坑儒”轰轰烈烈的开始了,想想当时秦始皇、希特勒扼杀文明的手段,形式上也不过如此:消灭一些异端的声音,肉体上和精神上的。只不过比那种直接用刀枪解决问题的方式文明了很多。称这场文化浩劫为“文化大革命”,的确蕴含着不少讽刺的意味。
我在想,中华民族能在五千年(其实更长,至少良褚文化是七千年)屹立于世界,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?中华民族的文明没有像埃及、巴比伦、希腊文明那样走向衰亡,反而能延续下来,并且发扬光大,分析其中原因,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于它的博大精深,在于它的兼收并蓄。
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。
试想中国历史上经历过多少次外族入侵?到头来,不是外族被赶回去,就是被吸收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。前者如匈奴、突厥,后者如女真满族、辽、蒙古,以及数不清的南蛮北夷。一个民族被征服,那么它应该从文化上被征服,一个民族被灭亡,那么它的文化应该被灭亡。从这点上看,可以说,中华民族从来没有真正的被征服过,它绝不会被灭亡。
中华民族的包容性是惊人的。各种思想、各种流派、各种宗教都可以在这里生存发展。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那般繁荣自不用提,且说中国的宗教,那也应该说是世界一绝。世界上大部分地区,信仰不同的宗教的人通常被称为异教徒,也就是敌人。看看世界简史,有多少战争是宗教引发的!不说历史上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十字军战争,基督教内部的清教与英国国教的斗争(复活节的起源就是与那些被迫害的清教徒有关),就说现在的印度、巴基斯坦分离就是因为信仰不同宗教的人的原因,而最HOT的反恐战争就是那些伊斯兰极端组织引起。
而反观中国,由于不同宗教引起的冲突很少,相反,到处可以看见不同宗教共存的现象。最有意思的是,前几天我到无锡的鼋头渚去,大陆的山上上有一座广福古寺,到太湖仙岛上去,又发现一个黄色道院玉皇宫,贡着玉皇大帝,而下面却是一座巨大的卧佛,这种道观和佛寺共存的现象并不鲜见。而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候,中国人也给予很宽容的态度,后来甚至还出现了拜上帝教!
正是这种包容世间万物的思想,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兼收并蓄,不断吸收异族的精华。上下午千年,最盛之时应属汉唐。犯强汉者,虽远必伐。但是正是汉朝从西域引进了先进的冶金技术和良种马匹,才升级了汉军了装备,打败了匈奴。而唐宗时更不用说,从李白的诗中就能看出长安有多少胡人,而玄奘取经,也是明证。
相反到明清,这种思想愈见其衰。八股文造成的“士而优则仕”,清朝更是大兴文字狱。于是人的思想愈发讲话,到鸦片战争时还认为自己是天朝,称英国为英蛮,可见当时中国人的思想和见识多么肤浅!
从这点来说,我很赞成李敖称赞北约军阀,那时候至少还容许发出不同的声音,容许学生们举行游行抗议,容许不同政见的人管理北京大学。这是这样的气氛,我们才能讨论什么样的政体适合中国,什么样的思想适合中国,怎样才能救中国。这段时间,马克思主义、无政府主义,西方的各种学说各种主义都涌入中国,无论是学术还是实践,都开始活跃起来。如果不考虑政治斗争的你死我活,也许这些思想又可以在中国共存。谁说唯心论不可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?只要有人和人性,宗教和唯心论不可能消亡。谁说唯物论不可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?只要有科学,就需要用唯物论解释。毕竟,哲学和政治是两件不同的事情。马克思最大的失误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捆绑起来了。
历史上说延安整风运动团结了党内的同志,同一了党内的思想,很好,很成功。但从现在看,真的这么好吗?不见得。大家以前是从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找语句作为自己说话作文的引证,现在却从毛泽东全集中找。红卫兵都带着“红本本”,报纸书籍上的文章必定有一段是出自《毛泽东全集》毛主席教育我们的黑体字,即使是纯科学的书籍也不例外,看看现在的朝鲜就能找到当时的影子。那个时候,大家的思想是高度统一,即便是稍有偏差,或是于大家不同,就会扣上各种不同的帽子,游街批斗关牛棚。也许在有些人看来,这的确是一场“文化大革命”,是思想的大统一,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。但是,君不见,中国几乎所有其他的思想都不见了吗?自己的儒教、佛教和道教都被称作封建主义的糟粕,西方的思想不称作资本主义糟粕,于是所有的宗教、所有的思想、所有的主义都销声匿迹了,剩下的只有马克思主义。
结果呢?有谁真正懂马克思主义,真正相信的马克思主义的人又有多少?少,太少了!现在中国有多少人是没有信仰,没有理想的?多,太多了!
即使是现在,改革了,开放了,但是这种包容的思想似乎还没有被当权者接受。就举今天我遇到这个事情来说,中共对于半个世纪前的那场战争还是不敢正视。有国外的学者说,这场抗日战争应该更名为“卫国战争”!但是,当局现在还不敢,应为这个“国”,是当时是国民党的国,而不是共产党的国。卫国战争的主力是国民党,而不是共产党。国民党牺牲的将军达数十人,而共产党只有一人,而此人也是在逃跑的时候被日军炸死的。面对这一切,我无语,中共也无语。至今,它也没有为这些同样是为了中华民族牺牲的将士做些什么。难道,左权是为抗日牺牲的,他们就不是?为什么要毁坏那座雕塑,难道那些淞沪会战阵亡的英灵就不值得人们景仰?
没有必要对国民党执政那段历史有什么避讳,议前朝之得失,纳其贤举,警其败处。正所谓,见贤思齐,见不贤而内自省焉。一个人,一个政党,乃至一个国家,只有懂得正视历史,才能够发展。希望中共和日本都认识到这一点。
包容中西文化,汲世界之精华,融世界之奇术,必定再现中华文化之璀璨。
包容那段历史,还历史以清白,还历史以真实,千万不要强奸我们判断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