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pod

Englishpod 是一个好东西 ,现在学英语都下载那里的音频,每天都有更新.用Firefox订阅那里的rss,如果有好东东的话就用itune 的pod下载听.

原来可以这么学英语,果然是english for your ipod,english for your mp3.

itune上的广播有几个频道也比较不错,速度挺快的,在线听音乐之类的,感觉也不错.

火箭输了

哎,输给马刺了.

球迷们又有话说了,一个houston的家伙说是要交易掉TMAC,换一个AK47过来.看到这个消息,我赶紧去rocket的官方论坛上看看,果然如此.

不过看了一看回帖,大家似乎没有什么兴趣.还有搞笑的呢:

路人甲: Are you a Jazz fan in disguise?

路人乙:Give T-Mac a break, he put this team on his back and carried it for a year and a half, realistically who wouldn’t have back problems after carrying somone like Yao that long!!

总结出两点:

  1. TMAC是偶们的Superstar,交易谁(也包括Yao)也不能交易他呀
  2. TMAC已经是一个玻璃人了,哪支球队还敢要他呢?何况,Kobe,Perice和Wade也不回来呀

最后,我们都给出了最衷心的祝愿,希望这个赛季TMAC就好好的休息吧,把自己给治好了,身体上以及精神上的.

历史是无辜的

今天到吴山去了,回来的时候经过西湖。在六公园看到一个纪念沪淞会战的国民党军队的雕塑。两个士兵手握钢枪,准备战斗,四周是日军轰炸的炸弹。
看了简介,才知道这个雕像原建于30年代,后来于60年代被毁,最近才复原。看到这里,我心中又有所思了。

在我的记忆中,似乎很多东西都毁于那个动乱的年代。文物、古迹、建筑乃至法律、良心、知识和道德,似乎在一夜之间都被强奸了。孔子被称作孔老二,师长称为臭老九,执法者称为走资派,传统美德称为封建糟粕,而文化古迹则是封建制度的罪证!
于是新时期的“焚书坑儒”轰轰烈烈的开始了,想想当时秦始皇、希特勒扼杀文明的手段,形式上也不过如此:消灭一些异端的声音,肉体上和精神上的。只不过比那种直接用刀枪解决问题的方式文明了很多。称这场文化浩劫为“文化大革命”,的确蕴含着不少讽刺的意味。
我在想,中华民族能在五千年(其实更长,至少良褚文化是七千年)屹立于世界,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?中华民族的文明没有像埃及、巴比伦、希腊文明那样走向衰亡,反而能延续下来,并且发扬光大,分析其中原因,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于它的博大精深,在于它的兼收并蓄。

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。
试想中国历史上经历过多少次外族入侵?到头来,不是外族被赶回去,就是被吸收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。前者如匈奴、突厥,后者如女真满族、辽、蒙古,以及数不清的南蛮北。一个民族被征服,那么它应该从文化上被征服,一个民族被灭亡,那么它的文化应该被灭亡。从这点上看,可以说,中华民族从来没有真正的被征服过,它绝不会被灭亡。

中华民族的包容性是惊人的。各种思想、各种流派、各种宗教都可以在这里生存发展。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那般繁荣自不用提,且说中国的宗教,那也应该说是世界一绝。世界上大部分地区,信仰不同的宗教的人通常被称为异教徒,也就是敌人。看看世界简史,有多少战争是宗教引发的!不说历史上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十字军战争,基督教内部的清教与英国国教的斗争(复活节的起源就是与那些被迫害的清教徒有关),就说现在的印度、巴基斯坦分离就是因为信仰不同宗教的人的原因,而最HOT的反恐战争就是那些伊斯兰极端组织引起。
而反观中国,由于不同宗教引起的冲突很少,相反,到处可以看见不同宗教共存的现象。最有意思的是,前几天我到无锡的鼋头渚去,大陆的山上上有一座广福古寺,到太湖仙岛上去,又发现一个黄色道院玉皇宫,贡着玉皇大帝,而下面却是一座巨大的卧佛,这种道观和佛寺共存的现象并不鲜见。而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候,中国人也给予很宽容的态度,后来甚至还出现了拜上帝教!
正是这种包容世间万物的思想,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兼收并蓄,不断吸收异族的精华。上下午千年,最盛之时应属汉唐。犯强汉者,虽远必伐。但是正是汉朝从西域引进了先进的冶金技术和良种马匹,才升级了汉军了装备,打败了匈奴。而唐宗时更不用说,从李白的诗中就能看出长安有多少胡人,而玄奘取经,也是明证。
相反到明清,这种思想愈见其衰。八股文造成的“士而优则仕”,清朝更是大兴文字狱。于是人的思想愈发讲话,到鸦片战争时还认为自己是天朝,称英国为英蛮,可见当时中国人的思想和见识多么肤浅!
从这点来说,我很赞成李敖称赞北约军阀,那时候至少还容许发出不同的声音,容许学生们举行游行抗议,容许不同政见的人管理北京大学。这是这样的气氛,我们才能讨论什么样的政体适合中国,什么样的思想适合中国,怎样才能救中国。这段时间,马克思主义、无政府主义,西方的各种学说各种主义都涌入中国,无论是学术还是实践,都开始活跃起来。如果不考虑政治斗争的你死我活,也许这些思想又可以在中国共存。谁说唯心论不可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?只要有人和人性,宗教和唯心论不可能消亡。谁说唯物论不可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?只要有科学,就需要用唯物论解释。毕竟,哲学和政治是两件不同的事情。马克思最大的失误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捆绑起来了。
历史上说延安整风运动团结了党内的同志,同一了党内的思想,很好,很成功。但从现在看,真的这么好吗?不见得。大家以前是从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找语句作为自己说话作文的引证,现在却从毛泽东全集中找。红卫兵都带着“红本本”,报纸书籍上的文章必定有一段是出自《毛泽东全集》毛主席教育我们的黑体字,即使是纯科学的书籍也不例外,看看现在的朝鲜就能找到当时的影子。那个时候,大家的思想是高度统一,即便是稍有偏差,或是于大家不同,就会扣上各种不同的帽子,游街批斗关牛棚。也许在有些人看来,这的确是一场“文化大革命”,是思想的大统一,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。但是,君不见,中国几乎所有其他的思想都不见了吗?自己的儒教、佛教和道教都被称作封建主义的糟粕,西方的思想不称作资本主义糟粕,于是所有的宗教、所有的思想、所有的主义都销声匿迹了,剩下的只有马克思主义。
结果呢?有谁真正懂马克思主义,真正相信的马克思主义的人又有多少?少,太少了!现在中国有多少人是没有信仰,没有理想的?多,太多了!
即使是现在,改革了,开放了,但是这种包容的思想似乎还没有被当权者接受。就举今天我遇到这个事情来说,中共对于半个世纪前的那场战争还是不敢正视。有国外的学者说,这场抗日战争应该更名为“卫国战争”!但是,当局现在还不敢,应为这个“国”,是当时是国民党的国,而不是共产党的国。卫国战争的主力是国民党,而不是共产党。国民党牺牲的将军达数十人,而共产党只有一人,而此人也是在逃跑的时候被日军炸死的。面对这一切,我无语,中共也无语。至今,它也没有为这些同样是为了中华民族牺牲的将士做些什么。难道,左权是为抗日牺牲的,他们就不是?为什么要毁坏那座雕塑,难道那些淞沪会战阵亡的英灵就不值得人们景仰?

没有必要对国民党执政那段历史有什么避讳,议前朝之得失,纳其贤举,警其败处。正所谓,见贤思齐,见不贤而内自省焉。一个人,一个政党,乃至一个国家,只有懂得正视历史,才能够发展。希望中共和日本都认识到这一点。

包容中西文化,汲世界之精华,融世界之奇术,必定再现中华文化之璀璨。

包容那段历史,还历史以清白,还历史以真实,千万不要强奸我们判断力。

白堤

今天去西湖白堤了。武林门这个地方真的很好,位于市中心,而且离西湖只有两条街道远。从姐姐家出发,只过了十分钟就看到了开阔的湖面。
接下只需顺着白堤走就可以了。一路过去,风景倒是不少:断桥、平湖秋月、西冷印社,艺术馆和博物馆,都是免费的。不过除了三潭印月,它是在一个湖心的小岛上。需要坐船过去,船票加门票好几十块钱,抱着就是不付钱气死你的思想,我就没上去。反正以前已经去过一次,而且加上每次看到人民币一元的反面的那个三潭印月,应该不少于几十次了:)
这不禁想起了我用网络软件。平时我用这些软件的思想就是不花钱又好用。我用QQ聊天,因为它免费,我不用QQ秀、Q币,因为它要花钱;我开始时用卡巴,因为它不花钱,但是后来用金山,因为金山送了一套,而卡巴却又不免费了。幸好还有Linux,总算不用这么折腾了;至于网游,除了浩方的CS,其他都不玩,一是感兴趣,而是浩方Free的。所以至今除了交网费,我还没有在网络软件上花过钱!真佩服自己。
话说回来,不花钱游西湖还是挺有意思的,这两天的西湖总是沉着一层雾,远处的山也只能看到一个大概。站在白堤,放眼望去,好似一副巨大的宽卷国画。
画卷的右边,那是绝佳的传统山水画,正是艺术馆中正在展出的黄宾虹的山水画那种味道。看完他的画展,只感叹国画还能这么画,不少画中都用了浓墨、密墨,近看是一团黑点,远看起来却是一幅十分大气的山水,真的是另一种情趣。其中有些画还是他在九十岁的高龄,患有白内障的情况下,挥墨而成的!
山水画的另一边,却是另一幅画面。这幅画面下方是湖色涟涟,而往上则是高楼林立,一切在淡淡的雾色中祛了三分本色,只存了一层黑白的水墨。我纳闷,怎么没有一个山水画家画出这一切美景?在杭州,难道楼厦、山色和湖光的结合不是绝美的风景吗?
一个人游玩,跟随着的是自己的心情和思绪,而不是别人的脚步,所以每次都会有一些新的发现。今天,我找到了仅在地图上曾经看到过而没有亲历的地方。意外的,我在白堤的尽头找到了苏小小的墓,那是在西泠桥西北侧桥脚边一座六角攒尖亭——慕才亭内,里面就是苏小小墓。

苏小小者,南齐时钱塘名妓也。貌绝青楼,才空士类,当时莫不艳称。以年少早卒,葬于西泠之坞。芳魂不殁,往往花间出现。

妾乘油壁车,郎骑青骢马。何处结同心,西泠松柏下。
这首诗描绘了当时小小与书生阮郁有着刻骨铭心的爱情,实在让人羡慕。
可惜天妒红颜,一年之后,小小因等郎君,犯了风寒,病情日见沉重,卧床不起。相传临终前,她向身边侍候的人嘱咐道:“我生于西冷,死于西冷, 埋骨于西冷,庶不负我苏小小山水之痛。”说毕,奄然而逝。人们遵照苏小小“埋骨西冷”的遗愿,在西岸桥畔择地造墓,墓前立一石碑,上题“钱唐苏小小之墓”。后人又在墓上建亭,亭名“慕才亭”。
此墓几经破坏和复修尽管没有她的芳骨,但是见到那在亭子里的冢,以及在亭外桥下围着的人群,还有亭柱上刻着国内十余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12副楹联,不难看出在人们的心里还是存着对这位江南名妓怜爱和叹息。
也许是西子湖太吸引人了,每个人来过这里,都有一种想寄体付山水的冲动。岳飞、武松、秋瑾、于谦、章太炎、张苍水、盖叫天的墓都在此地。真是青山有幸埋忠骨,白铁无辜铸佞臣。

好好笑啊

同学在群里发的,这么好笑的不能这么丢了!
1。下雨了,别忘了打伞,湿身是小事,淋病就麻烦大了!
2。丑,但是丑的特别,也就是特别的丑。
3.天使之所以会飞,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~~~
4.兔子急了也口交人。
5.我:我的第一个问题是,对於我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,你可不可以只用‘能’和‘不能’来回答?mm:可以啊!
我:我的第二个问题是,如果我的第三个问题是你能不能做我的女朋友,那麽你对於我的第三个问题的答案能不能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一样?mm:·#¥%……―*()
6.把你小弟弟砍了数年轮。
7.人生没有彩排,每天都是现场直播!
8.不要以为把JJ插到地上就以为在强*整个地球!
9.如果只有300W,大家说是买奔驰好还是法拉利好呀.回:最好买300辆二手奥托,再雇300个司机,让他们跟在你后面开,一会排成S,一会排成B
10.给我一部A片,我可以翘起三个地球.
11.我终身奋斗的最低革命纲领:农妇――山泉――有点儿田。
12.这个世界,除了猪,谁还在快乐着?(此地严禁大小便,违者没收工具–我***唾你一脸**爱――不是想出来的,爱――是做出来的!!
13.再过二十年,我们来相会,送到火葬场,全部烧成灰,你一堆,我一堆,谁也不认识谁,全部送到农村做化肥。啊亲爱的朋友们,到底谁先被烧成灰?先烧你,先烧我?反正都是不齿人类的**堆!!!
14.一个消化不良的病人向医生抱怨:我近来很不正常,吃什么拉什么,吃黄瓜拉黄瓜,吃西瓜拉西瓜,怎样才能恢复正常呢?医生沉默片刻,那你只能吃屎了。
15.昨天梦见上帝他说可以满足我一个愿望,我拿出地球仪说要世界和平,他说太难了换一个吧,我拿出你的照片说要这人变漂亮。他沉思了一下说拿地球仪我再看看.
16.老鼠:我现在正和蝙蝠谈恋爱,以后孩子们就生活在空中,不怕你们猫了。猫冷笑一声,指着树上的猫头鹰说:看见没有,她已经怀上我的孩子了!
17.“服务员,请把这块石头从我碗里抬出去,好吗?“
18.瞎子骑车带结巴,结巴看路,忽见深沟,结巴惊呼:沟沟沟!!!瞎子回唱道:“噢勒噢勒噢勒!“于是二人坠入沟中
19.站在高楼下,内心一阵悲凉,脸上也湿润了,有点咸咸的味道,是雨水还是泪水?抬头望天空……**,谁在楼上撒尿!
20.春天,我把老公埋在地底下,秋天,我就有好多老公……

颐和园

今天注定是Happy Time!不用再背那些无比郁闷的演讲稿,也不用再去管那没有文档的课设。终于可以专心的玩一天了!
上午看完了莫名其妙的《古镜怪谈》,我们就出发了。姐姐、哥哥和我,先去吃饭,我们去了离姐姐家不远的一家涮羊肉馆。涮羊肉本身没有什么,倒是一个百叶的菜很有意思:涮的时候要七上八下,就是用筷子夹住,向上七下,向下八下,这样就熟了。多一下少一下都不好!
吃完饭,我们向颐和园进发。颐和园原来是皇家夏天的避暑地,我们冬天来,倒是另外一份景象。
一进颐和园,最大的感觉就是,这里真像一个大公园!依山傍水,好大的昆明湖,好高的万寿山,衬托出皇家的气派。而那条几百米的环湖长廊,每十米长廊的顶部都有一幅特别精细的工笔画,每一个大亭子上还有两个典故,例如岳云降双枪陆文龙等。做工精致,场面气派,不愧是皇家的“公园”。

长廊
颐和园在慈禧大寿的时候曾经大修过,所以很多地砖、墙上甚至连你想不到的地方都刻有“寿”字。慈禧应该是讲究排场的人,这从她看戏的排场就可见一斑,戏台是三层楼,表示天上、人间和地下世界,这在像大闹天宫这样的戏中就特别有用,而慈禧可以在正面的大殿里面看戏。

戏院
如果是太平盛世,也许还属正常。那可是中国内忧外患的时候,内有太平天国的动乱,外有多国联军的入侵。在这多事之秋,慈禧却竟然还动用了国库的钱来为为自己祝寿!
可惜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而已。就连秦始皇都不能使自己长生不老,何况是她呢,到最后落得自己的尸体还被军阀羞辱的下场,真是可悲。
但是不可否认,颐和园的确是中国人的杰作。它将江南那种宁静婉约的美带入了北京城,徜徉在苏州街上,我似乎还能看到两个世纪以前的小桥流水人家,除了小河已经结了一米多厚的冰之外,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。这种景象即使在江浙,现在也不多见了,或是被商业化了,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。

苏州街
曾经的皇家园林,现在即使是像我这样一个普通的人也能行走在其中小径,欣赏两面景色:湖面白冰如镜、西山红叶似火、宫廷勾心斗角,你时刻能领略它的美,它的大气。
来到了皇家之地,总是应该带回一些记忆回去。我穿着龙袍,照了好几张照片。一张作平身装,一张作安详躺龙椅状,但一不小心把TMAC露了出来,汗……

I am the King!
很快,一个下午就过去了,我们也该回去了,尽管我们cover的只是颐和园很小的一部分。
别了,颐和园,我的北京处女游就献给你了。但是我还会回来的,还有十八孔桥,还有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