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注定是Happy Time!不用再背那些无比郁闷的演讲稿,也不用再去管那没有文档的课设。终于可以专心的玩一天了!
上午看完了莫名其妙的《古镜怪谈》,我们就出发了。姐姐、哥哥和我,先去吃饭,我们去了离姐姐家不远的一家涮羊肉馆。涮羊肉本身没有什么,倒是一个百叶的菜很有意思:涮的时候要七上八下,就是用筷子夹住,向上七下,向下八下,这样就熟了。多一下少一下都不好!
吃完饭,我们向颐和园进发。颐和园原来是皇家夏天的避暑地,我们冬天来,倒是另外一份景象。
一进颐和园,最大的感觉就是,这里真像一个大公园!依山傍水,好大的昆明湖,好高的万寿山,衬托出皇家的气派。而那条几百米的环湖长廊,每十米长廊的顶部都有一幅特别精细的工笔画,每一个大亭子上还有两个典故,例如岳云降双枪陆文龙等。做工精致,场面气派,不愧是皇家的“公园”。
颐和园在慈禧大寿的时候曾经大修过,所以很多地砖、墙上甚至连你想不到的地方都刻有“寿”字。慈禧应该是讲究排场的人,这从她看戏的排场就可见一斑,戏台是三层楼,表示天上、人间和地下世界,这在像大闹天宫这样的戏中就特别有用,而慈禧可以在正面的大殿里面看戏。
如果是太平盛世,也许还属正常。那可是中国内忧外患的时候,内有太平天国的动乱,外有多国联军的入侵。在这多事之秋,慈禧却竟然还动用了国库的钱来为为自己祝寿!
可惜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而已。就连秦始皇都不能使自己长生不老,何况是她呢,到最后落得自己的尸体还被军阀羞辱的下场,真是可悲。
但是不可否认,颐和园的确是中国人的杰作。它将江南那种宁静婉约的美带入了北京城,徜徉在苏州街上,我似乎还能看到两个世纪以前的小桥流水人家,除了小河已经结了一米多厚的冰之外,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。这种景象即使在江浙,现在也不多见了,或是被商业化了,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。
曾经的皇家园林,现在即使是像我这样一个普通的人也能行走在其中小径,欣赏两面景色:湖面白冰如镜、西山红叶似火、宫廷勾心斗角,你时刻能领略它的美,它的大气。
来到了皇家之地,总是应该带回一些记忆回去。我穿着龙袍,照了好几张照片。一张作平身装,一张作安详躺龙椅状,但一不小心把TMAC露了出来,汗……
很快,一个下午就过去了,我们也该回去了,尽管我们cover的只是颐和园很小的一部分。
别了,颐和园,我的北京处女游就献给你了。但是我还会回来的,还有十八孔桥,还有……